诺奖得主朱棣文:如果不喜欢现在做的事,你们可能处在错误的岗位,或在从事错误的工作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编者按
昨日,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开幕。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,近140位诺贝尔奖、图灵奖、菲尔兹奖、沃尔夫奖、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出席。
今日,“名师说(mingshishuo)”特别推荐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,华人物理学家朱棣文精彩的演讲内容。
人物介绍:
朱棣文(Steven Chu),美国华人物理学家,曾任美国能源部部长,现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。因“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”,获得199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朱棣文线上参加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图|WLF独家
朱棣文的演讲,围绕着对科学家们至关重要的人生选择、职业选择之道。这一主题不仅适用于成长中的年轻科学家,实际上,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重要。
正如朱棣文所说,在职业生涯中后期,我们也常常面临着自问对错的扪心回想;如果觉得是错的,又该如何做出改变并有所作为?而他在演讲中逐渐揭晓这一问题的答案:乐于热爱,当下即未来。
从“年少轻狂”的时期一路走来,朱棣文也冒过不少险:“我年轻时鼓捣过一些用于制作炸弹和火箭的化学品,当然我不建议任何人随意模仿。”但随着年龄增长,而今72岁的朱棣文开始思考,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,接下来还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事情?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,“接下来10或20年,我还想去做的事,也正是我在过去40年里一直在做的。”
朱家一门兄弟三杰,左起为二哥朱棣文、小弟朱钦文、大哥朱筑文。
图|美国《世界日报》/照片朱钦文提供
回忆起选择物理学,父亲和哥哥对朱棣文的影响巨大——朱棣文的父亲很早就向三兄弟们“发话”,希望他们都能成为科学家。后来父亲也不再笃定,他对朱棣文说:“想当物理学家,那你就得非常聪明才行,但我不确定你是不是足够聪明。不过你也擅长画画,有没有考虑学工程?”父亲的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朱棣文的命运,不过不是学工程,而是更加坚定了他想成为物理学家的梦想。不论是父亲对其前途的担忧,或是哥哥中途转行的经历,都丝毫没有影响朱棣文对科研的热爱。
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,朱棣文幸运地走上了人生坦途;但他认为,更重要的是“我从未为未来担忧,因为我乐在其中”。
无数年轻人们都在思考着:未来要做什么?担心自己能够挣多少钱?赚的钱又够多吗?朱棣文给出了对年轻人们所期待着的“财富自由”的新定义:有衣可穿,有屋可住,有车可行,不必奢侈,那你就会脱离财富的束缚而感到自由。
“我现在开的这辆车已经用了19年,我希望还能开它个十年,不过大部分时间里我选择骑自行车,这同样让我觉得惬意无比。”
自1987年开始,朱棣文任教于硅谷发源地、企业家摇篮的斯坦福大学,但他也从未对创业盈利提起过兴趣,即使许多同事拥有自己的公司,但朱棣文依然认为,“那样会影响我真正喜欢做的事,也就是搞科学”。
强调全球同理心的朱棣文 图|boomers-daily
面对多样的人生选择,朱棣文反问到:究竟什么才是真正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?快乐意味着什么?“快乐意味着衣食、安全、健康无忧、不用真正为钱发愁,变得富有或出名并不能真正获得快乐。事实上,生活、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最能带来满足感。你们的目标不应当是为了让人们高看你们,而应当是享受你们正在做的事;如果不喜欢现在做的事,你们可能处在错误的岗位,或在从事错误的工作。”
朱棣文无奈而有趣地调侃着,在毕业典礼上,学生们可能很快忘记长者们的叮嘱,但很有必要用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,告诉这些正要踏上人生旅途的年轻人们,究竟什么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——“首先,为了快乐,你们必须能够与他人分享快乐,为他人带来快乐而非痛苦。还有一种,我称之为‘全球同理心’,它不局限于你的朋友、家人或社区。”
而后,朱棣文以气候变化为例来解释,究竟什么是全球同理心:过去的二十年里,出于兴趣,朱棣文开始关注气候变化议题,随着阅读和讨论的深入,他认为自己或许应该跳出既有研究领域,更为实际地作出贡献。
在此过程中,朋友们建议他申请“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”岗位,因为这对大多数人来说,意味着更响亮的声望和更明朗的前途,但真正促使他申请的原因是:“我扪心自问,我是不是真的关心气候变化?如果我不愿意至少牺牲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,又有什么资格谈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?又如何让其他科学家愿意竭尽全力,与我一同致力于发展科学技术以对抗气候变化?”
在接下来的四五年中,朱棣文主动将自身研究领域的部分时间与经历出让给这个实验室,但在他的规划里,再过几年,自己就会回到热爱的实验室里,继续一位科学家的日常。
一通来自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·奥巴马的电话,为朱棣文重回科学之路按下了慢放键:任职美国能源部部长。在此之前,朱棣文曾拒绝小布什总统“担任总统科学顾问”的邀请,因为他更乐意做一位科学家而不是顾问。朱棣文与奥巴马见面详聊长达一个小时,两周后正式出任美国能源部部长一职。因此,他不得不放下研究团队,赴华盛顿展开新的职业生涯。
能源部像是一个巨大的研究组织,尽管正处于2008年的经济衰退期,能源部的年预算仍高达260亿美元。朱棣文原以为,为国效力数年后,他依然会重回所热爱的科学家之路,但这段任职经历教给他更多关于世界如何运转、学界如何与行业交互并融合创新等的知识,他对于未来的方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。
朱棣文(中)和奥巴马(左)和建筑工程副教授James Freihaut(右)参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工程实验室。图 | Pete Souza
在妻子的影响下,朱棣文决定辞去能源部部长的职位。尽管回到加州前,有无数的好职位任他挑选:高校校长、研究所主任、公司董事等等,但朱棣文却用半年的时间来释放自我的内心,找寻新的研究领域,其中包括生物学和生物医学。
有一次,一位老同事邀请他加入自己创办的电池公司,朱棣文并不确信自己加入其中的意义,但时不时提出为何不这样或那样做,从而设计出更好的电池的建议,二人在交谈中当即拍板,开始了探索电池新理念的长期合作。
这一领域对朱棣文而言是全新的,他也同样继续涉足生物学研究,试图开发一种新型光学探针以完成一直以来没有完成的实验。再一次,在对材料科学、纳米科学一无所知的情况下,朱棣文和团队下定探究的决心,他们最终成功发明了制造更好粒子的新方法。
针对能源问题进行分享的朱棣文 图|MIT Compton Lectures
而回到关于“究竟想做什么”的主题,科研依然是朱棣文最坚定而简短的答案。他回忆到,能源部长的工作耗时巨大,每周工作70多个小时,因此也不得不放弃爱好和休闲时间。即便如此,他依然与研究团队成员共同撰写了30多篇论文,工作到周末的深夜。
事实上,这些研究付出没有任何的经济回报,思考科学、做研究对于朱棣文来说,始终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。三四十年的研究工作让他感叹着:“最妙不可言的便是,当你意识到你一生的工作,恰恰就是你的爱好,更何况你还能从中获得报酬。”
对于参会者或视频的观看者而言,朱棣文指出:“你们不见得一定会从事科学研究,但我相信你们至少对科学是感兴趣的。但对科学感兴趣意味着,必须乐在其中,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科学,而不是因为你们的目标是成为知名的教授或是伟大的科学家。你们的快乐必须源于科研的切实工作,如果你们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得到快乐,你们可能没有做对工作。”朱棣文也将自己的演讲核心总结为一下几点:
首先,赚够足够的钱,这样就不用再为钱发愁,但不用为钱发愁的最好办法是,拥抱简单的生活,不必束缚于一个高薪工作;
其次,善待朋友、邻居、家人,这样你也将得到善意的回报;
最后,除了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,要关注科学如何能够真正为世界带来更美好的东西,不要沉浸于私人圈子,接触更广泛的社会,然后思考自己能够为世界做点什么。
朱棣文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与妻子拥抱 图|Paul Sakuma
本文转自: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
名师说投稿邮箱:
igniteedu@163.com
(投稿请提供:姓名、职务、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)
推荐阅读
深中坪山创新正式招贤纳才!还有这所最火高中面向社会招聘! 张桂梅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?我们找到那位被校长拒绝捐款的学生聊了聊 大数据:近十年深圳教师增加多少?哪些学科需求最大? 力争三五年建成区内一流,这所龙岗学校招“合伙人” 错过等半年!深圳四大名校教师招聘来了!